<科技>父親發明了與自閉兒溝通的工具
史蒂芬羅茲是一位11歲嚴重自閉男孩的父親,這位男孩名叫柯倫,不幸的是他完全無法說話。 然而史蒂芬奮發圖強地想要發明一種既簡單又有用的系統,以便可以讓他與兒子溝通。
<科技>父親發明了與自閉兒溝通的工具
史蒂芬羅茲是一位11歲嚴重自閉男孩的父親,這位男孩名叫柯倫,不幸的是他完全無法說話。 然而史蒂芬奮發圖強地想要發明一種既簡單又有用的系統,以便可以讓他與兒子溝通。
根據統計,台灣兒童約有0.5%罹患自閉症,且內政部的統計資料顯示,每年以增加20%的自閉兒登記數字,不斷的上揚。自閉兒的家庭,對兒童的教養其艱辛高過一般家庭。而更有家境環境不寬裕的自閉兒,需要社會大眾的重視與支持。自閉症因為難以「揣測他人心意」將自己閉鎖起來,其內心世界一直是科學界探索的謎。
喬治懷德(George Widener),是以驚人的數字解密特異能力而揚名於歐美及聯合國的自閉症畫家,帶著全球自閉症關懷日首席藝術家光環,應財團法人漢光教育基金會的邀請,將來台為身心障礙的弱勢族群燃起一顆希望火苗。
(99年4月9日)
文/邱志鴻
三月二十七日在臺北市府廣場前,舉行亞洲首次的「三三六愛奇兒日」嘉年華踩街遊行。主辦單位天使心家族基金會,希望社會大眾能用一個微笑、一個愛的手勢,愛這些奇特的身心障礙孩子,給予友好接納與支持。{###_speinotist/26/1347839741.jpg_###}
拼讀注音的能力是屬於音韻覺察的能力(phonological awareness)
這個能力在大約四歲左右才會發展出來,所以中班不會到了大班就會了,是很合理的
有的孩子比較早慧,可能兩歲多三歲就開始有音韻覺察的能力
一般來說,本身語言能力就強的孩子,還有接收語言刺激多的孩子,會發展得比較早
■多感官學習 談學障者的有效教學(98年10月25日) 文/邵慧綺
「學習」是一輩子的事,小至應付生活的技巧,大至專業領域的技能,都透過學習而來。■生活技能概念化訓練 提升智障生自理能力(98年10月11日) 文/王仁癸
人類腦部的發育,在八歲前已大致完成全部的百分之八十,這段期間若有腦部疾病的缺陷,可透過適當的教育及情境,以刺激腦神經的成長與連結來彌補。 文/楊琇媛
中中三歲半時,被診斷出罹患自閉症,在語言發展上大幅落後同齡孩子。媽媽深知語言的使用對孩子未來影響深遠,而語言的輸出活用需先有語言資訊的輸入,且輸入最有效的方法非閱讀莫屬,於是,開始有計畫的培養中中閱讀習慣。
(一)每天說故事:講故事是吸引孩子親近書本的第一步。剛開始中中理解的語言有限,一旦聽不懂,便轉身尋求其他有興趣的目標,或是喃喃自語,不容易專心。因此媽媽降低標準,一次只挑書中幾頁有趣的畫面,以他能理解的簡單語彙說明,再添加兩三個新語詞,只要發現他有稍許不耐,便加重語氣,製造誇張效果,集中他的專注力;此外,同一本故事書反覆述說五六次,這對於中中不喜歡變化的特質有舒緩的作用,也加強他對新語彙的熟悉度。果然,中中靜下來聽故事的時間逐漸拉長了,四歲時已能耐心聽完整本繪本的內容。
視覺式作息時間表 文/曾意清
「視覺式的作息時間表」
是一種用來協助兒童理解日常生活作息,
和預測作息活動變化的視覺式工具。
文/林芬菲 多年參與特教評鑑,經常發現輔導人員開完情緒障礙學生個案會議後,紀錄就存成檔案,僅供評鑑查核用。當詢問負責單位:個案會議討論完,後續如何進行?執行成效如何?是否有進行第二次會議,以追蹤孩子情緒改善情形?得到的答覆通常不是很理想,以致輔導策略成效不彰。
輔導策略要具體可行
■由家庭中心實務 推動早療口語溝通教學(98年9月13日) 文/林桂如
家長是兒童第一位、也是最重要的師長,家庭更是兒童的第一所學校。為提供聽損孩子自然學習與訓練聽、說的可能,以「家庭中心模式」作為服務的核心,專業團隊與家庭成員應共同合作,針對孩子不同的程度加強,並透過其他家庭成員的參與,提升聽障兒童在社會適應、學習、語言發展等方面的實質助益。
■幼兒口腔遊戲 提升語音清晰度(98年9月6日) 文/曾怡瑄、林桂如
聽損或語言發展遲緩的幼兒,常有發音不清的問題,除了囿於原有障礙的限制外,口腔動作的協調度也扮演關鍵因素。因此,在提供必要的療育訓練外,從小累積豐富的口腔動作經驗,將有助於提升孩子未來說話的清晰度。
正確的發音,有賴嘴脣、舌頭、臉頰下頦等部分的充分運用與配合。以下提供一些簡單遊戲活動,家長可在親子遊戲互動中,提升孩子的口腔靈活度,讓孩子可以說得好、說得清楚。
■情緒管理教學策略(98年8月30日) 文/賴小蘭
小平是中度智能障礙的中學生,三歲半時,因發展遲緩送醫,被醫生診斷為X染色體脆弱症,開始接受特殊教育。國小就讀啟智班,適應新環境能力低,常不進教室上課,容易焦慮、敏感、哭鬧,情緒管理能力差。因自信心不足,衝動易怒,與人衝突時甚至有打人、咬人的情形;不會書寫,聽覺學習較優,目前學習程度只有國小二三年級。
小平的口語能力良好,喜歡與人互動,相信只要改善他情緒的波動以及適應環境的能力,並提升情緒規律調節的能力,必能有助於他適應未來生活。
■運用自然情境 協助語言遲緩兒學習溝通
文/柯雅齡
三歲小元,很少主動開口說話,即使開口也是簡單的詞彙及簡單句,遇到事情常常是以生氣或是哭來表達需求,媽媽常搞不清楚小元要什麼,想做什麼;媽媽覺得小元是個聰明小孩,只是不說話,但不知道如何幫助小元說話?
◎ 何謂隨機教學法
隨機教學法為自然情境教學法的主要教學模式之一
自然情境教學法( milieu teaching procedure, Hart和Rogers-Warren於1978年提出)係指:在真實的環境中運用實際的對話方式,採用時間分散的訓練歷程,以兒童的興趣為主軸來進行語言的訓練 (Hart & Rogers-Warren,1978 ; Warren & Kaiser,1986 ; Warren & Gazdag,1990 ; Warren, Gazdag, Bambara, & Jones,1994) ;也就是說,要增進兒童的語言及溝通能力,必須要在兒童的日常生活中進行教學,使兒童能將訓練的內容結合到生活經驗裡,易於類化與應用。
如何幫助自閉症兒童豐富口頭語言和自發使用語言
◎ 豐富自發語言:要求物品。
下面是一個如何豐富自發語言的例子,並且儘可能不直接問問題。
文/謝丹琴
午休鐘響,過動兒志宏和同學一樣,在老師要求下趴在桌上,但沒一會兒就抬起頭來,用手戳前面同學的背,再向後轉拍同學的頭。級任教師口頭訓誡數次仍然無效,要求他離開坐位,到教室後面的獨立座,罰他抄課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