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家庭中心實務 推動早療口語溝通教學(98年9月13日) 文/林桂如
家長是兒童第一位、也是最重要的師長,家庭更是兒童的第一所學校。為提供聽損孩子自然學習與訓練聽、說的可能,以「家庭中心模式」作為服務的核心,專業團隊與家庭成員應共同合作,針對孩子不同的程度加強,並透過其他家庭成員的參與,提升聽障兒童在社會適應、學習、語言發展等方面的實質助益。
家庭中心實務自八○年代起,已然成為早期介入系統、方案與服務的黃金準則。透過家庭成員與實務工作者間的合作關係,強調以優勢本位觀點檢視個體與家庭的需求,增權或使父母較能掌控生活現況與子女的教育,並發展學校、社區與家庭間的合作與夥伴關係,共同達成親職教育、諮商、健康照護、居家生活與其他需求。具體原則如下:
{1}承認團隊成員與主要照顧者都是專家。
{2}承認家長是孩子與家庭最重要的決策者。
{3}視持續照顧兒童生活的責任在於家庭,團隊成員與服務系統只是暫時的。
{4}尊重家庭對服務目標設定的優先順序,與願意參與的程度。
{5}重視存在於家長與專家之間的合作關係。
{6}尊重家庭固有的文化與優勢能力。
依據教育部歷年各縣市特教統計概況報告,可看出越來越多聽障孩子安置在普通學校或班級,因此早療階段的聽語教學訓練,可說是孩子未來接受融合教育良好適應與穩定學習的要件。
國內聽障早療服務大多側重口語早療介入,強調家長與專業團隊對等的合作,透過在教學過程中傾聽家長、孩子的談話內容與表現,提供持續的診斷、評估和治療,並針對兒童的不同能力與學習需求,設計遊戲、結構性課程等活動;經由團隊提供教育、醫療、社政的服務,以全人、全家庭的角度考量關於聽障兒童及其家庭的需求。
國內學者林寶貴等人(一九八九)指出,以口語為主要溝通方式的聽障兒童,在語言發展、學業成就或閱讀方面的表現,都優於以其他方式溝通的聽障學生。為持續促進聽障兒童發揮殘存聽力,在早療階段及早提供適切的聽知覺訓練,可激發其聽覺潛能,帶領孩子在配戴聽輔器或人工電子耳後,逐步發展察覺聲音、學習如何辨識,進而理解、聽懂語言訊息。其歷程包含從單純到複雜的四項技能:
一、察覺:知道聲音的存在,例如:家庭成員可以利用視覺或聽覺容易捕捉刺激或反應的遊戲,如:在兒童背後拍手,請兒童聽到時舉手。
二、分辨:辨識聲音的異同,例如:可以聽辨「ㄆ、ㄊ」語音的不同。
三、辨識:能將聲音與物體做連結,用重述、指出、寫出,或畫出的方式反應,例如:呈現狗、牛的圖卡,問孩子:「汪汪叫的是哪一張?」觀察孩子是否能指出「小狗」的圖卡。
四、理解:依據既有的語言知識,了解聽覺訊號的意義,用回答問題、聽從指示的方式反應,例如:當向孩子描述:「有一種動物,有四條腿,喜歡吃骨頭,是人類最忠實的好朋友」,即顯示孩子理解前述訊息特徵是描述「小狗」。
由家庭中心實務推動學前聽障口語溝通教學法,可強化家庭與實務者之間的關係,並因應家庭的不同資源、文化差異,提供個別化的父母參與及家庭支持方案,讓家長得以參與孩子相關的教育或服務計畫。
(本文出處:http://www.mdnkids.com/specialeducation/detail.asp?sn=741)
- Sep 13 Sun 2009 07:42
[特教輔導]由家庭中心實務 推動早療口語溝通教學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