貳、繪本的特質

美國有一個很著名的繪本作家艾瑞卡爾,像《好餓的毛毛蟲》就是他的作品,從一九六九

年到現在,就一直是全世界的暢銷書,大概可以算是童書裡的世界名著,會這樣一直流傳

下去。那裡面故事很簡單:一隻小毛毛蟲,牠每天一直吃,禮拜一吃到禮拜天,越變越大

然後變成繭,最後變成蝴蝶。他大概介紹這樣一個過程。艾瑞卡爾在介紹自己的書的

時候,提出一個蠻重要的觀念,就是對繪本的描述。他說:「作圖畫書很重要的一個目的

,是幫助孩子渡過一個成長中很困難的階段,也就是從家庭進入學校,從玩具到書。」小

孩本來在家裡,整天跟玩具在一起,然後要到學校裡,整天跟著書在一起,那其實對孩子

來講不僅是認知的改變,還有情感上的挑戰,因為整個生活內容都改變了,所需要去做的

事情也都不同了。 所以他設計繪本的時候,希望自己的作品有一個特質,就是變成「可

以讀的玩具,可以玩的書」,就把玩具跟書這兩個部分結合在一起,其實就是趣味跟學習

結合在一起的概念,去幫助孩子渡過這樣的階段。所以繪本是以小孩子能夠理解的方式,

幫助小孩去認識跟他們相關的事物。

像那本《好餓的毛毛蟲》,小孩子很喜歡,有一個原因是它跟成長有關。從小毛毛蟲變成

一隻漂亮的蝴蝶,有翅膀到處可飛。而且故事裡面安排了「吃」,禮拜一吃什麼、禮拜二

吃什麼、禮拜三吃什麼,小孩子對吃非常有興趣。同時裡面介紹色彩、時間概念,色彩非

常的豐富,有各種的變化。另外,那本書還有立體的設計,就是當毛毛蟲去吃東西的時候

,比方說要吃蘋果,蘋果的地方會有個洞,毛毛蟲可以進去,然後去吃蛋糕,也跑到裡面

去。所以當小孩子看這本書的時候,很明顯的可以看出兒童的閱讀行為跟大人的閱讀行為

有著很大的差異。大人看書的時候,就是拿著書用眼睛這樣一行一行看,而小孩會動手。

那本書的設計就是讓小孩子可以動手這樣玩,大人也不會去糾正他,因為本來就是設計要

讓他玩的,他的手就會在洞裡面穿來穿去。小孩喜歡透過實際肢體的動作去感覺、去經驗

,這是孩子認知的方式,不是像我們是透過思考認識,孩子必須透過觸覺或聽覺之類的方

式去認識他的對象。所以作繪本要先瞭解孩子的認知方式是什麼,然後透過這樣的方式去

跟孩子溝通。

很多孩子第一次接觸書的時候,就是看圖畫書。所以其實小孩是透過繪本在認識 「書」

是什麼?「讀書」是什麼?「書」跟「玩具」有什麼不一樣?書跟玩具很大的差別就在於

書有結構。比方說我們玩積木,很多的積木拿掉一塊還是可以玩,可是書拿掉其中一、兩

頁,書的整體感就被破壞掉了,這是很大的差別。再比方說,玩扮家家酒,鍋、碗、瓢、

盆某一 樣東西不見了,可以拿另外一些東西來代替,隨時可以替換。可是一本設計很好

的繪本或者是書,裡頭的章節你是沒有辦法抽掉,或者隨便前後調換的,這跟認識書的整

體結構有關。

等孩子認識「書」這個對象之後,就會開始想:「那我要怎麼去對待它?讀書到底是怎麼

回事?」例如小孩子開始學,翻頁從左到右,字的編排從上到下。這個對我們來講是理所

當然,我們很自然就這樣看,可是這個其實是需要學習的,不是先天就會的,所以小孩子

要開始學讀書的方式。有一些本身設計很好的繪本,在書的設計上面,就提供小孩子

許多方便。艾瑞卡爾的另一本書《你願不願意做我的朋友?》裡面有一隻小老鼠,一路走

一路碰到各種不同的動物,每次在碰到動物的這一頁,就會看到動物的尾巴,小孩子就會

去猜,哦! 這次牠到底碰到的是誰?然後翻頁過來,就看到那動物的身體和頭。那樣的

設計有很多層面可以談,其中有一個就是教導小孩翻頁,要一頁一頁翻,如果一次翻兩頁

,尾巴跟頭就兜不在一起。因此即使是不認識文字、語言能力還沒有很強,或者不知道那

是什麼動物,都可以自我修正閱讀行為。因為從顏色、線條、形狀,小孩就知道前後,如

果翻錯了,一次抓三頁、 四頁,圖就兜不起來,這樣的設計對小孩開始進入閱讀的世界

是很大的幫助。連文字都還沒 有接觸,光從圖像就可以開始瞭解「閱讀到底是怎麼回事

」。

  

他還有另一本書,叫《棕色的熊、棕色的熊,你在看什麼?》 ,我大概唸一下前面幾頁

「棕色的熊、棕色的熊,你在看什麼?」

「我看見一隻紅色的鳥在看我」(然後翻過來,沒錯!是紅色的鳥。

「紅色的鳥、紅色的鳥,你在看什麼?」

「我看見一隻黃色的鴨子在看我」 (翻了兩頁,哦!不對,翻錯了。)

像這本書就要求讀者能夠聽得懂語言,光從圖像沒有那麼清楚,雖然不認得字,但是如果

人家唸給我聽,我也知道要怎麼去讀它,怎麼去處理它。這一本書,顯然比較深了一點,

 它對閱讀者的要求多一點,不只有圖像,還要瞭解文字,或者你要聽得懂。

舉這些例子大家就瞭解,繪本是用最直接、最明顯的方式,表達書的結構性或連貫性,「

圖像」一看就很清礎。再者,對年齡層比較大的孩子,就是透過涵意,透過對主題的瞭解

比方說,像台灣的繪本作家何雲姿的作品《收集東收集西》這本書裡,你就可以發現

她每一頁都用主題來串連:

「收集東,收集西,你喜歡收集什麼東西?」

「我喜歡收集娃娃衣。」

「奶奶喜歡收集木屐。」

「清潔伯伯收集很多、很多ㄌㄚ ㄐ一。」

「我問:『隔壁的圓圓,你喜歡收集什麼東西?』」

「圓圓問我,藍色算算不算東西?」(裏面就畫了很多藍色的東西,她用很多不同媒材去

設計,例如蠟筆、水彩、拼貼等。)

「秋天喜歡收集落葉。」

「月亮喜歡收集星星。」

「海邊收集了很多很多石頭。」

「天空收集雲。」

「小溪喜歡收集雨滴。」

「我問:『媽媽你喜歡收集什麼東西?』」

「媽媽說:『我收集的都是你的東西。』」 (畫面上有小孩子小時候的照片、喝奶的奶瓶

、嬰兒時喜歡的小手巾、第一雙小鞋子、胎毛筆、小指甲……等。)

這裡面的結構有連貫性,靠一直不斷強調「收集」,而且有層次的,從孩子本身開始發展

,然後別人也會喜歡收集什麼東西,而且那個東西進入到一個比較抽象的概念「藍色」,

 從這裡又轉到「大自然」收集的東西,抽象性又更高些,最後到「媽媽」,對孩子來講

是一個很重要的人,然後媽媽收集的是「我」的東西,又回到孩子身上,而且是一種非常

安全、 溫暖的感情,讓孩子在結束時覺得很滿足的整個閱讀過程。它的文學表現性又更

細微、複雜了一點。

所以書有層次,跟著孩子的發展階段,閱讀的能力得要同步呼應。繪本強調趣味,以孩子

的生活經驗為素材,強調圖像的閱讀。主要是要激發閱讀的動機,培養閱讀的習慣,讓小

孩看很多繪本,讓他覺得:「我喜歡讀書、我想要讀書、我願意讀書」,這是兒童閱讀跟

成人閱讀很大的差別。因為他剛開始,我們希望他慢慢變成一個自主、內化的一個動力,

就是 讀書是小孩自己想要做的事情,不是別人要他做的事情,然後是跟他生命有關的事

情,而不只是形式化的一個動作而已。因此我們也強調,要常常去刺激孩子的動機,然後

他自己慢慢培養出自動的習慣。

參、繪本的文字表現

繪本的內容可能頁數很少,或是字很少。繪本剛剛進入到台灣時其實很因難,因為一般讀

者常常會想:「這些書為什麼會那麼貴?兩、三百塊沒有幾個字?」我想這是因為過去我

們對這樣的文類不太熟,對兒童閱讀也不太熟悉。成人是非常仰賴文字的,我們都是透過

文字在溝通、學習,所以我們覺得有字才有意義、才有價值。而繪本是有特殊的標準和要

求的, 這對於小孩子也是非常密切相關。繪本不只是幫助小孩子從家庭到學校、從玩具

到書,也是從圖像的世界進入到文字的世界。因為孩子一開始本來就是生活在圖像的世界

,在他還不會開始講話,或者不認得字開始,他已經在圖像世界做很多的事情,他知道要

怎麼樣子去生活,所以他其實已經在這個圖像世界裡學習。他有學習能力,很豐富的思考

能力和想像力,只是 他的文字語言能力不像成人這麼熟練,他一開始必須要靠繪本的形

式去認識,同時他其實可透過圖像去瞭解文字,因為繪本是文圖配合,所以他是透過圖畫

慢慢瞭解文字的,所以你看到繪本都是圖畫版面比較多,文字比較少。

「文圖合作」可以再細分,其中一種就是「對應關係」。小孩子在聽我們大人唸圖畫書給

他聽的時候,很明顯他會去找圖畫裡面的細節,然後要等到他全部都看得很過癮、覺得滿

足了以後,他才要你翻頁。以前一開始在推廣「親子共讀」的時候,因為句子很少,大人

很快就唸完了,然後就已經要翻頁,可是小孩子呢?他圖畫還沒有看完,因為那圖畫裡面

很多細節,所以他會說:「不行!要等一下!」所以,他不是跟著文字走。如果我們只是

考慮文字, 跟著文字走的話,跟他的速度就不一樣了。他在圖畫裡面找細節,是要去瞭

解你說的文字是什麼意思,不只文字指涉的東西,還有文字整體的涵意,或許呈現的氣氛

,或者是感情。比方說文字這麼寫:「街上有一條可憐的狗」,在畫面上就畫了一隻狗,

這是基本的「對應關係」。更進一步,就是一種「互補關係」。假如狗的旁邊我畫的是垃

圾堆,可能在找東西吃, 但文字並沒有提到牠在垃圾中找吃的,只是說牠可憐,透過圖

像暗示或者說明來理解什麼是 「可憐」的意思。反過來講,在圖畫裡我畫垃圾、狗,我

並沒有「可憐」牠在那裡,「可憐」 的這個部分由文字來補,所以繪本的「文圖合作」

是「互補關係」,互相幫助對方延伸出更 多的想像空間,雖然文字少,其實延伸出的想

像空間是非常豐富的。

像約翰伯明罕的一本書《我的秘密朋友阿德》,就是在講一個小孩子他非常的孤獨,

他有一個想像的朋友,是一隻兔子。我唸前面幾頁:

「我常常都是獨自一個人,當然囉,我有時候會看看電視,另外我有好多的玩具、書和小

東西, 有時候我們會去公園,偶爾我們還會在外面用餐,這些我都覺得不錯。」

如果只聽文字,會覺得這個小孩子對他的生活很滿意,可是如果配上這個圖,故意用非常

大的版面留白,在畫面上呈現主體孤單的情境,線條非常簡單,顏色也非常的簡單,用來

呈現「什麼都沒有」。「圖畫的情緒」和「文字的情緒」是有落差的。「有時候我們會去

公園,偶爾我們還會在外面用餐」,圖像上面就只有一個小孩被媽媽牽著往前走,但是他

的頭一直往後看,他在看這邊有好幾個小朋友在玩盪鞦韆;然後,他說:「這些我都覺得

不錯」, 他面前桌上擺著一個像霜淇淋,然後上面還有一個紅色的,可能是櫻桃,看起

來很好吃的樣子,可是他的眼睛是在看那些熱熱鬧鬧的桌子,有大人、小孩一起聊天。你

就開始感覺到, 它的文字跟圖畫是一個互補,甚至是用一種「反諷」。用一種「反差」

的方式去表現出文字 的表達功能,會有更多層次的認識,這對閱讀的能力也是很重要的

。這對生活上的人際能力 也很重要,聽人家講話,有的時候你要聽得出來言外之意,或

者字裡行間的涵意。有的時候 用「比喻」、「象徵」,這些手法好像很抽象、困難。但

是透過繪本「文圖合作」的方式之後,幫助孩子用他們能夠接受的方式去理解,那他對文

字的感受也就不會只是單層表面上的意思。這種練習幫助孩子去掌握那種眼睛看不見的東

西,他能夠體會,不會完全被眼睛限制住。這種能夠把語言轉化成畫面的能力,就是所謂

的「想像力」。

然後,繪本提供很豐富的語言經驗,「字」不僅表達了語言的意義,在繪本裡面同時會考

量到語音。因為常常是大人唸給小孩聽,或者小孩自己會大聲唸出來,所以也必須是能夠

朗讀的文字。因為在一個畫面裡文圖必須能夠融合在一起,所以還有 「形」的問題,如

字體、版面編排也是繪本作家必須考慮的因素。

我們談到語音,在很多的童書裡,是以童謠或韻文的方式,讓小孩子可以琅琅上口,唸得

很順。但是,除了押韻的方式,另外一種方式是設計句子的節奏和旋律,使得它變成好聽

必須要精雕細琢文字的舖陳,如利用「重複的句型」,或者「重疊的句型」。像「棕

色的熊、棕色的熊,你在看什麼?」「牠說:『我看見一隻紅色的鳥在看我』。」「紅色

的鳥、紅 色的鳥,你在看什麼?」這就是「重複的句型」,句子不一樣,但句型一樣。

或者「重疊的 句型」,第一頁一句,第二頁就把第二句疊在第一句的上面,除了塑造文

字的美感,對孩子 在閱讀的時候,也有很大的影響。因為小孩子喜歡參與,他聽我們講

故事的時候,他會想要 加進來。這種東西,像現在電腦強調容易操作,要讓使用者覺得

好用。繪本的型式也是一樣的,讓讀者很容易加入。小孩子知道可以什麼時候加進來,而

且是恰當的。小孩子聽過兩、三頁之後,你接下來問:「紅色的鳥,紅色的鳥,你在看什

麼?」,然後翻頁,他會接:「黃色的鴨子,黃色的鴨子,你在看什麼?」他很容易跟上

,疊句的型式也有這種效果。小孩很容易能夠參與,覺得他也在講故事,在閱讀活動裡面

他是主體,不只是被動的。他會對這個閱讀活動覺得有成就感,覺得他也可以做到,也增

進他的理解力。小孩子其實跟「詩」是很接近的,有的時候講出來的東西很有詩的涵意。

我覺得文字的美感是我們現在比較缺乏的。 但是,繪本做到文字精簡的要求,字很少又

要考慮很多意義及發音,用各種文學手法使每一個字都變得「很飽和」,意思就是它有很

多可以延伸的想像空間和涵義,這其實很像詩的語言。

  

然後再來是「形」。像我們台灣的繪本作家李瑾倫,有一本叫《子兒吐吐》,講一個小孩

,他吃東西很快,所以他吃木瓜的時候,把所有子兒都吞到肚子裡。把子吞到肚子裡會怎

樣?別的小朋友告訴他:「會長樹!」本來他是覺得很害怕、很難過的,後來他開始想,

有沒有什麼可能的好處,比方說夏天的時候很涼快,身邊的人也會覺得很涼快,所以大家

都跑到他身邊來,在他樹下乘涼。而且木瓜樹會長木瓜,所以長出木瓜就可以分別人吃,

這樣其他小朋友就會很高興。然後畫面上就有很多小朋友開始模仿他吃水果子,有的吃龍

眼,有的吃蘋果,因為這樣可以交換,他成為大家模仿的對象。他覺得這是很好的事情,

所以他就趕快回家準備長樹。他第一件事情就是喝很多很多的水,然後趕快上床睡覺,而

且他還倒過來睡,就是頭朝床尾,因為這樣樹長出來才不會碰到牆壁啊!這一切的辛苦都

是為了樹好。結果這樣折騰了一個晚上,有沒有長出來﹖沒有,這就是我其實要講的。這

幾個字「?沒有?!怎麼會?!」都變成這麼大。大大的問號在上面,又粗又黑的字。這

個在表示什麼?表示這些字在發出那個情緒跟感覺,很驚訝、然後很失望,有一個強烈的

情緒,跟其他部分的情緒不同。這其實也是我們平常對文字的體會,只是我們比較會忽略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吳雅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