鄰居張媽媽拿著一張考卷著急的問我:「老師!你看我家嘉文數學考這樣的成績,要怎麼辦?」

  我接過考卷一看,發覺數學應用題幾乎全軍覆沒,計算題也錯誤百出。再仔細詳閱,有些題目嘉文並不是不會,而是數字位置錯置了,如:356卻寫成653。可見嘉文在數學的學習上,一定是出現了障礙才考不好的。

  在生活中,數學和文字是不可或缺的工具,有些孩子卻在這方面出現了困擾,因而對數學產生恐懼、厭惡,漸漸失去了學習的動機,家長只好急急的把孩子送進補習班,卻往往付出許多心血和金錢,仍然得不到好成績。要幫助孩子克服障礙,首先要找到他困難的地方。沒有對症下藥的補救教學是沒有用的。一般孩子在數學上出現障礙可能原因如下:

  一、教師的教學,和孩子的原始基礎有落差,孩子無法接上舊有的經驗融入學習。

  二、孩子在數學的計算、思考、概念上有障礙,腳步跟不上一般孩子的進度。

  三、孩子有語文閱讀方面的困擾,無法從文字的敘述中了解所要傳遞的訊息。譬如:有些孩子在加、減、乘、除的計算題中,機械式的演算並沒有問題,但一碰上文字題就無法解題了。


  四、不了解數學語言符號+、-、×、÷、>、<所代表的意義。如:問他哥哥有3元,弟弟有5元,兩人共有幾元?他可以很快回答8元。但是要他回答3+5=()時,他卻回答不出。

  五、孩子腦內傳送訊息的「角回」(位於腦內顳葉、枕葉和頂葉三個腦葉的交會處,是把視覺皮質層所傳送過來的文字訊息,繼續傳送到腦內原始存在的語言系統)出現了問題。如:把25寫成52;把432看成234。

  基於以上因素,都可能影響孩子學習的成效。而數學的學習,卻是環環相扣。某階段的障礙,會影響下一階段的學習。有些孩子的問題只要對症下藥即可迎刃而解,但是特殊的孩子卻必須用特殊的方法才能解決。

  大部分的孩子未受教育前,在玩弄物品或和兄姐分食糖果或餅乾時,大多已經具有多少、大小的概念,隨後再透過教育,有了正確的收發訊息作用。但是特殊的孩子常在收發訊息的層面上出現問題,如:不容易數數、不會運用數學符號運算等。尤其要將具體的概念轉化成抽象的數值,必須要有良好的認知與理解。因此如何運用生活中具體實物,讓孩子親自體驗、親自操作,增進數理、智能的能力是很重要的。下列的策略可供家長或教師參考:

  一、利用不同的色彩標示數字不同的地方,加深孩子的印象,讓位置不會錯寫。

  二、有關「大於」和「小於」的符號,先利用實物來比較後,再引導孩子了解「>」、「<」的意義。

  三、利用家庭用餐時間,讓孩子練習擺碗筷、分水果,學習一對一的關係。

  四、利用生活中切蛋糕或剪線條遊戲,讓孩子了解分數的意義,並且知道大小的實質問題。如:1/3大於1/5的意思。

  五、數列的意義,可讓孩子利用撲克牌玩「排七」的遊戲。

  六、玩積木的組合,是培養孩子立體的空間概念最好的教材。

  除了以上策略,可針對孩子特殊的問題,靈活應用生活中的小方法去輔導。像案例中的嘉文,在輔導時,可讓她結合口語的反覆敘述,就可以減少錯誤的書寫。至於文字題,首先必須了解孩子是否有語文閱讀方面的困擾,再要求孩子把題目多讀幾遍,逐句了解題意後再解答。

  總之,數學學習障礙的孩子,只要父母或教師能對症下藥,結合孩子的生活經驗,從具體的操作中一步一步的循序漸進,勿操之過急,並且時時給予成就感,激發孩子的興趣,引發學習動機,就能漸漸上軌道。

轉自:http://www.mdnkids.com/specialeducation/detail.asp?sn=789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吳雅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